三国时期,那里每天都像过年一样热闹,东风一吹就能改变格局,好像谁多眨一下眼都可能让历史翻船。赤壁鏖战刚过,刘备一边想着怎么做大做强,另一边转眼就把荆州这么大一块地交给了老兄弟关羽扛起来。今天翻翻史书,咱不禁纳闷:刘备当初真没考虑清楚吗?关羽真是把守荆州的最优解?为什么最后荆州哭爹喊娘掉了,关羽也从高台上摔下来,搅得三国地图连轴转?答案可远没那么简单,我们得慢慢掀开这个谜底。
谁来镇守荆州,其实不只是“谁武功高”的问题,更像家庭饭桌上分遗产,大家都得掂量心思。刘备麾下五虎上将里,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黄忠各有千秋,马超后来才加盟。可委以重任的,偏偏只有四个能排队,刘备竟还让关羽独当一面。有人觉得关羽刀枪不入、万人敌,勇猛到不讲道理,手一挥荆州妥妥的。也有人摇头:关羽太傲,不会圆滑,与孙权、曹操都不咬弦,迟早要出事。可真相是不是只有这两种?还有没有和稀泥的路?刘备为什么偏选关羽,没去试试其他兄弟?这些问题藏着更深的玄机。
咱们先逐条剥开这颗名叫“荆州之谜”的洋葱。关羽能文能武,刀下冤魂无数,赤壁之后一度镇八方,但和孙权、曹操的关系硬如钢板,连“东和孙权,北拒曹操”这句临别叮嘱也当耳旁风。反观张飞,横冲直撞,脾气暴烈,不光打过人还打过自己部下,以前还一不留神丢过徐州,让人多少有点怕。赵云呢,一直是刘备家里的“安全保镖”,负责看家护院,不适合守边疆。马超满身英雄气,但“新人”身份和信任度打折扣,刘备自然顾虑。黄忠虽然当年射得夏侯渊满地找牙,可年纪一大把,能打归能打,独当一面还得打个问号。村里老大爷都咋议论?有人说:“要是咱家荆州交他们管,隔三岔五准得出岔子!”
表面上,关羽坐镇荆州风光无限,似乎一切都进了保险箱。可是暗地里,孙权和曹操合谋,心里早忙活着怎么下绊子。有人开始嘀咕,刘备当初是不是选错了人?也有人说:“关羽冲动是冲动,但守家还是有门道的。”可问题在于,关羽并不擅长外交,把孙吴使者一顿臭骂,连带把孙权一块骂了,硬生生把本来还能做朋友的关系搅成了死仇。这样一来,“三国鼎立”突然成了“两头夹击”。郊区大叔也犯嘀咕:“这关老爷太有个性了,关键时候不会拐弯,他要是大度点,也许就能稳住阵脚。”可惜这只是假象,螳螂捕蝉、黄雀在后,一场腥风血雨正在悄然酝酿。
就在大家以为荆州不会失手,关羽能当一辈子铁将军的时候,三国的转折赫然出现。孙权突然反水,背后捅刀,而此时关羽还在和曹操死磕。两线作战,陷入四面楚歌,荆州转眼被孙吴吞掉,关羽兵败被俘,壮烈身亡。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大家之前争吵的“谁能守住荆州”这个问题,被历史用最狠的方式打了脸:原来,只靠个人武勇和主子的宠信,真的不是长久之计。全场哗然,原来关羽的性格短板,是三国局势变化的定时炸弹。早年刘备设下的牌局,如今全部倒向了孙权和曹操。历史突然和大家半路开了个大玩笑,那些被认为靠得住的“顶梁柱”,其实最难撑起天。
荆州丢失以后,看似天下暂时安静下来,其实每个人都在想自己的下一步。刘备一怒之下与东吴翻脸,夷陵之战后自己也灰头土脸退场;蜀汉内部,关羽一死元气大伤,五虎名存实亡,刘封、马谡、魏延、关平一个个成了“被讨论对象”。可换谁能比关羽强?刘封虽说是义子,信任度高,战略能力和武勇都没话讲,熟悉荆州风土,还能整合地方人脉。但他单兵作战可以,团队配合却是软肋;马谡看起来“高智商”,实战经验为0,纸上谈兵容易,真上战场老翻车;关平和魏延也有短板,一个资历浅,一个脾气硬。于是,谁来守荆州,成了蜀汉永远的痛。如果搭建“刘封+关平+魏延+马谡”的铁三角组合,貌似不错,可执行起来新矛盾还有一箩筐。不管谁当家,内部磨合、外部威胁、主公的操心,荆州都像个烫手山芋,说不定换谁都难长治久安。
再来说说“关羽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”这个观点。你说换成赵云或者黄忠呢?别说独当一面,估计还没把各路兵将的脸记全就得天天往成都请示汇报,效率慢得让曹操笑掉大牙。马超看着威风,心腹地带却不在荆州,哪怕站岗也不放心。魏延行吗?还得顾全汉中,根本分身无术。刘封倒是挺有潜力的,可惜英雄也怕猪队友,隆中对还得靠诸葛亮飞鸽传书遥控指挥,遇上点风吹草动怕是应对迟缓。再说马谡,这人满腔妙计,话不少,打仗起来容易打草惊蛇。关平、魏延再能打,权威还差点意思,容易众口难调。照这么看,似乎谁也不是那块料,难道最后只能怪荆州本就难守?也许刘备选关羽,不过是手里“麻将牌”都不咋地,硬挑了张面子最大的将就一下。真要夸起来,也就能说,哎刘备你挑人眼光真够“出奇制胜”!
传说中的荆州,到底是“关羽守不住”,还是谁来都白搭?有人说关羽骄傲误事,但换了刘封、马谡、关平、魏延,荆州就一定能保住吗?还是说历史早就写好了剧本,聪明人也难扭转乾坤?你怎么看,荆州到底属于谁家的“锅”?欢迎留言拍砖,说出你的答案!
杜德配资-短线配资炒股网-配资股网址-配资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